再次踏上下山溪村舊時的羊腸小道,勾起了村民杜家住當年所有物資都要靠一根扁擔挑到村頭九鯉溪邊,再用水路運走的記憶。而40年后的今天,九鯉溪上撐過的竹筏,正吸引著一批批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1984年6月24日,一封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的讀者來信,撕開了福建省寧德市赤溪村貧困的傷口。下山溪村作為赤溪村12個自然村之一,也是生存環境最惡劣的村子,沒有一塊像樣的平地,村民世世代代擠在茅草棚或破敗的木瓦房里,吃的是番薯和野菜。而那時候的赤溪村,也正是整個寧德地區貧困山鄉的縮影。
40年時光飛馳,如今環顧赤溪村,群山環抱,層層疊疊的梯田上種滿了茶樹,山間云霧繚繞、好似仙境。走進村莊,白墻黛瓦的三層小樓整齊排列,長安新街寬敞平坦、商鋪林立,街上不時有游客和來研學的學生經過,熱鬧非凡。而如今的寧德,此刻也正在成為東南沿海奔跑著的增長極。這是如何做到的呢?讓我們沿著赤溪村溯流而上,一同探訪“中國扶貧第一村”和“精準脫貧”的“來時路”。
尋路——
從竹筏到羊腸小道,絕徑難通困黎庶
如今,從赤溪中心村向南出發,不過十分鐘的車程,卻像瞬間走進了太姥山深處——這里還保留著下山溪村舊時唯一的一條羊腸小道,拾級而上不一會,便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路無三尺寬,地無三尺平。門前萬丈深,后門萬丈壁。家家茅草屋,頓頓揭鍋難……”杜家住是赤溪村原黨總支書記,卸任后就在村子里義務講解,成了行走的“活地圖”,各地游客都愿意聽他講過去的故事。他告訴記者,當年赤溪村所轄的十幾個自然村,幾乎都像下山溪村這樣掛在半壁上,有些村民甚至窮得連褲子都要輪流穿。
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這是1984年之前赤溪村的真實寫照,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蝴蝶的翅膀開始扇動。“40年前有一個和你們一樣的記者,過來看我們,然后在報紙上登了一封名為《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的信,讓赤溪這個畬族村‘窮’出了名,一時間社會各界都開始關注我們、幫助我們。”杜家住回憶,來自20多個省(區、市)的數千封來信涌向閩東,有要求代轉糧票、油票、布票及現金的,還有想來赤溪落戶參與建設的。當地黨委、政府也為村民無償提供樹苗、羊羔及各種莊稼種子,幫助村民發展生產。更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當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全國性的扶貧開發工作就此拉開序幕。
翻閱這份極具時代意義的文件,其間寫道:“特別是還有幾千萬人口的地區仍未擺脫貧困,群眾的溫飽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其中絕大部分是山區,有的還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革命老根據地,有的是邊遠地區。”這無一不與赤溪、寧德的情況吻合——從地圖上看,三面環山、一面環海的寧德“老、少、邊、島、窮”全占,山窮地瘦、平原地少、海島缺水缺電災害頻繁,島嶼和海岸線占全省的1/3;從數據上來看,寧德9個縣中一度6個是貧困縣,曾經經濟排名全省倒數第一。
“赤溪村是幸運的,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關愛。但這種‘輸血’,沒能解決我們長期發展的問題。”杜家住說,杉木苗長不過野草,一根成材的都沒有;茅草割嘴,山羊一吃嘴就爛——求發展只能另尋路子。
1993年,在寧德地委的推動下,建成了赤溪村上游的桑園水電站,1994年,赤溪村才有了第一條可通車的砂石公路。以此為契機,當地決定啟動下山溪自然村移民搬遷工程。“大家都考慮到,在山上已經扶貧了10年,效果也不好,這樣繼續下去也沒有太大意義。要改變村民的生活條件,就必須先改變大家的生活環境。”杜家住回憶。
翻開《赤溪村志》,最顯眼的一張老照片,就是1995年搬遷的場景:二層小樓拔地而起,一副副紅火的對聯貼在新房門口,父老鄉親們前胸貼后背地站在門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建小康村”的橫幅高高地掛在路中央。“22戶88人,像這種大規模的搬遷,在90年代初期的農村還是很少見的,可以說我們是在改革開放后最早享受國家扶貧搬遷政策的一個村。”杜家住不禁感慨。此后一直到2003年,包括下山溪在內的赤溪村14個自然村,分3期遷入了山下新居。
赤溪村整村搬遷的成功經驗,為閩東的扶貧開發尋找出了一條新路。沿海“連家船民搬遷上岸”、山區群眾“茅草房改造搬遷”,一場跨世紀的“挪窮窩、拔窮根”行動,在八閩大地全面展開。連續27年,福建全省累計搬遷群眾170多萬人,整體搬遷自然村7300多個,建設各類集中安置區(點)3400多個。而這一數字,在新時代以來的脫貧攻堅戰中變成了960萬——有960多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脫貧,相當于給一個中等規模人口的國家搬了一次家。
探路——
從長安新街到楊赤公路,大道通衢連山海
即便是下雨,吳敬早也要每天定時將攬收的快遞發出去。作為返鄉大學生,2015年,吳敬早在長安新街上開了全村第一家快遞驛站,除了日常的生活用品外,他經手的大部分都是茶葉。“我們這里是福鼎白茶產地,家家戶戶都賣茶,一個月旺季的時候能發2萬單,淡季的時候也有7000單左右。”從快遞小車到轉運貨車,從發貨地點到集散中心,從長安新街到高速公路,一包包香氣濃郁的福鼎白茶從這里出發,快速走向全國,在一次次滾燙的沖泡后,還原赤溪的味道。
如今,行走在赤溪村內,你會發現,村莊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從長安新街這條長800米、寬15米的主干道“生發”出來的。杜家住深切感受到,20世紀90年代的鄉村能開發出一條如此寬的街道,手筆和眼光實屬少見。“我們過去的鄉村小道叫長安路,后來大家搬遷下來了,就共同商議,把這條新修的主干道叫長安新街,也就是長治久安的意思,希望老百姓居住在村里能平平安安的。”
而把目光從赤溪村放遠,你更會發現,太姥山早已不是那個阻隔畬鄉人的障礙——2002年,連接太姥山景區和赤溪村的蔣太公路開通;2015年,楊家溪至赤溪的楊赤旅游公路全線建成通車,串起霞浦楊家溪、福鼎九鯉溪和太姥山三個景區;同年,直通沈海高速的公路修通,從家門口到達高速公路口的車程從1個小時縮短至20分鐘。
至此,大道通衢連山海,大山里的赤溪,真正成為四通八達的赤溪。村民的美好生活開始具象化:從改水改廁到道路“白改黑”,從種茶到做加工,從山地農業到鄉村旅游,日子越過越有盼頭。因路的改變,赤溪有了真正改變貧困面貌的原動力,在“輸血”“換血”之后“造血”,發展自己的產業。
——以茶為媒,農業強村。“90后”大學生杜贏畢業后回村引導茶農發展生態茶園,還讓白茶搭上電商快車道。村民杜春蓉結束在廣州打工的日子,也回村辦起茶廠,幫助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加收入。品品香、六妙、華祥苑等龍頭茶企也相繼與赤溪結緣,通過村企共建、大手牽小手等形式,帶動赤溪村白茶產業發展,全村茶園面積從1000多畝增加至2000多畝。2023年,赤溪村茶葉產值達到5000多萬元,僅茶葉一項,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就有2萬余元,當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35萬元。村里的水產養殖、蔬菜種植也陸續發展起來。
——借山水之勢,旅游富村。道路帶來了游客與人氣,也引來了資金、項目與人才。一系列文旅項目相繼落地,現在許多村民都在長安新街上開起了店鋪,民宿、農家樂、鄉村特產店、茶葉店、小吃店,村里一半以上勞動力從事旅游經營和相關務工活動。
發展產業,成了赤溪村穩定脫貧的長久之“路”。
拓路——
從“生活富裕”到“精神富足”,滴水穿石自強不息
竹筏漂流、溪畔露營、研學體驗、拍攝打卡……赤溪村經濟發展的路子越來越明確,群眾動力也越來越足。擺脫貧困不僅僅是物質上富裕,更是精神、文化的富足。
“你好,九鯉溪漂流到下午幾點結束?我們大約3點到。”“到下午4點結束,你們幾個人啊,我看看需要幾個竹筏給你們安排上。”在九鯉溪畔,村民杜家玉盡管右側手臂有些殘疾,卻絲毫不減從容、自信的氣質,游刃有余地協調著九鯉溪漂流線路兩端的筏工和游客,確保游客體驗。他告訴記者,前一天接待了慕名而來的300多位游客,2023年人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1000多位游客。
“我不光是做筏工哦。”同樣在溪邊,村民杜承欣在岸上等待他今天的第三趟撐筏任務,一天撐個三四趟,撐一趟能掙120元,順流而下不太費力,下游還會有車把筏工和竹筏一起運到起點。而筏工只是他的職業之一,不忙的時候他還是一名貨車司機,家里還種著6畝茶園。
“吃了一碗一杯添,問你清茶出哪山,出在福建福鼎市,福鼎白茶吃會甜。”在茶園,鐘月華用畬族民歌伴隨每一次的彎腰、揮手、掐摘,在緩解采茶疲勞的同時,也成為茶園里的一道亮麗風景。村里還組織成立了畬歌隊,定期組織傳習活動,越來越多的村民說起了畬語、唱起了畬歌。
而對杜家住來說,40年來更深刻的改變,是村民對自己的認同、對“精準脫貧”這條路子的認同。“從一封信到一條路,赤溪的歷程其實也是全國扶貧的一個歷程。2008年1月份,我們群眾自發買了一塊石頭,讓店鋪刻上了‘全國扶貧第一村’,讓后代子孫看到這個碑,就能記住黨對我們的恩情。”而后的2009年,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通知授予赤溪村“中國扶貧第一村”稱號,也因為這個稱號,又讓大家重新認識了赤溪。
2016年2月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與赤溪村干部群眾視頻連線,深情寄語和勉勵:“‘中國扶貧第一村’這個評價是很高的,這里面也確實凝聚著寧德人民群眾、赤溪村的心血和汗水。你們的實踐也印證了我們現在的方針,就是扶貧工作要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厲,在現有取得很好成績的基礎上,自強不息,繼續努力。扶貧根本還要靠自力更生,還要靠鄉親們內生動力。但是黨和國家會一直關心你們、支持你們!”
人氣漸漸旺了,底子慢慢厚了,視野慢慢開闊了,思路也陸續打開了。赤溪村的自然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目光,逐漸有旅游公司提出合作意愿。“現在追求健康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赤溪村生態環境非常美,也建了研學大樓,未來還可以向康養方面去落地,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赤溪村黨總支書記吳貽國說。
行走在如今的赤溪,恰如行走在紅色之路、綠色之路和生態之路上。從“滴水穿石”到“自強不息”,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擁有“造血”能力的赤溪百姓,立志要把“中國扶貧第一村”建設成“中國自強第一村”。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巖 王曉乾
短評:因地制宜的山水辯證法
“白衣蒼狗多翻覆,滄海桑田幾變更”。這是赤溪村40多年來發展的真實寫照。從昔日閩東地區的一只“弱鳥”,到今日溪上泛舟的愜意鄉村生活,依靠“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的理念,赤溪的山水未變,村莊卻發生嬗變。
路的開通,讓昔日崇山峻嶺變為具有發展優勢的山地資源。1994年第一條村路開通,徹底打破了赤溪百姓與世隔絕的困境。村民搬到山下,逐步拓展山地產業發展的空間;2002年蔣太公路開通,將村莊與太姥山景區緊密相連,讓村變成景、景就是村,赤溪村走上了生態美村之路;2015年楊赤公路的開通,更是直接將高速公路口連到村頭,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路的開通,讓人才和資源雙向流動,迸發出蓬勃生機。開拓道路后,還需要找準方向、開拓思路,確定適合本村發展的路子,讓“有形之路”真正發揮出最大價值。學子走出大山,游客紛至沓來;白茶、菌菇、淡水魚等鮮貨出山,商品、要素、資金、技術等不斷涌入。赤溪脫貧的動力更強,發展的空間不斷拓展,振興的力量持續積蓄。
更難得的是,“路”的開通,讓赤溪百姓精神上更加“通達”。從居于一隅的閉塞山村,到坐擁“中國扶貧第一村”這個響當當的頭銜,赤溪村大道通衢連山海,畬族百姓喜笑顏開迎客來,自力更生的腳步從未停止,自強不息的腳步越走越有力。
打開《擺脫貧困》,有一篇《為官一場 造福一方》的文章:“領導者的責任,主要是解決‘橋’與‘路’的問題。”“‘路’,就是確定本地經濟發展的路子。”從“輸血式”就地扶貧,到“換血式”搬遷求變,再到“造血式”發展致富,這條赤溪村擺脫貧困、發展鄉村的路子,何嘗不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尋路、探路、拓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作者:李蕓聰
服務郵箱:agricn@126.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395205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035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06045 京ICP證05068373號
農民日報社主辦,中國農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