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六尺巷其實很“窄”,三人并行都顯得有些擁擠。六尺巷又很“寬”,由此延伸出的“六尺巷調解法”“六尺巷工作法”以及謙和禮讓思想深深融入了桐城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成為桐城的精神標識之一。
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期間,來到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總書記說,六尺巷體現了先人化解矛盾的歷史智慧,要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場所,發揮好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傳統美德的作用,營造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環境。
“抵天柱而枕龍眠,牽大江而引樅川。”桐城被譽為“中國文都”,位于大別山東麓、長江北岸。因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至今已有1200余年建城史。從高空俯瞰,桐城老城形似金龜,數不清的街巷如同龜板上的紋路。行走其間,可見它們寬窄不一、往來交錯。這里自古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稱,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六尺巷,這條長不過百米的窄巷連接著一個關于禮讓的故事。
六尺巷詩刻。吳菲 攝
六尺巷的故事要追溯到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家人與鄰居吳家發生土地糾紛。張家給遠在京城的張英寫信求助,張英回復的《讓墻詩》化解了雙方的矛盾——“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張家得詩后主動退讓三尺,吳家備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六尺巷。
桐城六尺巷其實很“窄”,是一條長約100米的狹窄巷道,寬度只有六尺,相當于2米左右,三人并行都顯得有些擁擠。六尺巷又很“寬”,由此延伸出的“六尺巷調解法”“六尺巷工作法”以及謙和禮讓思想深深融入了桐城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成為桐城的精神標識之一。桐城市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基層治理結合,為鄉村治理又帶來了哪些啟示?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社區治理的“星火”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著無數動人故事。六尺巷的故事我們從小聽到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這番話的人是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耘。他是張英的十二世孫,已經從事社區工作20余年。在“六尺巷調解法”還未進行總結提煉之前,他所在的六尺巷社區就用六尺巷中所包含的謙和禮讓精神化解社區里的各種矛盾。在“六尺巷調解法”的基礎上,張耘倡導“得理可讓人”和“德法相依”相結合的矛盾調解方式。
幾年前,桐城市民孫先生合法購買了一個廢棄廠房的地塊,但由于歷史久遠,院墻已倒塌,旁邊的鄰居已經將房屋建在院墻根基的里面。2021年上半年,孫先生想對年久失修的廠房進行改造,以消除安全隱患。但鄰居認為,廠房離自家圍墻太近,改造時自家圍墻也有安全隱患。此外,鄰居還擔心廠房空調噪聲太大,影響其休息和生活,提出要孫先生讓出兩到三米距離。雙方久未達成一致。
張耘了解情況后,立即上門實地察看,對雙方進行多次調解。“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我經常引用六尺巷的故事,讓矛盾雙方都能各退一步,最終達成一致。”張耘說,“為了這點小事如果去法院起訴,不但會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企業的經營也會受影響,我這樣和孫先生算了一筆賬,并說服他讓步。”最終,孫先生同意以原來的墻角為界,讓出一個空調的距離砌廠房院墻,鄰居也讓出一米左右距離。
六尺巷社區大約有人口7000人。每個月張耘都要處理多起類似的矛盾,包括鄰里糾紛、婚姻家庭、拆遷安置等問題。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融在萌芽,“六尺巷調解法”為六尺巷社區平安和諧持續“加溫”。“一方能先讓一步,很多問題就能解決在萌芽狀態。有時候讓步很難,尤其是對于占理的一方,但如果占理的一方能先退一小步,將心比心,往往會收獲另一方更大的理解與回報。”張耘感嘆。
六尺巷社區網格員戴華前不久就處理了一起空調漏水事件。五樓住戶的空調外機漏水,水滴到三樓陽臺的雨棚上。三樓住戶說影響了自己的睡眠,五樓說你那雨棚是違規搭建,三樓說無論如何你漏水在先,雙方因此產生糾紛互不相讓。在社區工作人員的耐心勸解下,最后三樓住戶同意先讓一步,愿意出維修空調的200塊錢。五樓住戶一聽也不好意思了,堅持是他家的責任,他得出錢。工作人員最后勸說一人出一半,這起糾紛至此圓滿解決。
六尺巷社區便民服務站。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丹丹 攝
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區七里香溪小區二期有420戶居民一直使用臨時電,深受動不動就停電的困擾,時間一長,不少居民拒絕繳電費以示抗議。業主與物業、開發商之間的關系緊張,物業管理一度陷入癱瘓。2022年3月,翻身社區依托“六尺巷工作法”,設立“睦鄰會客廳”,形成社區事務綜合調處機制。社區黨總支書記葉鮮和網格員張紅多次深入該小區,邀請開發商、物業和業主代表到“睦鄰會客廳”交流,一邊推動開發商履行義務,另一邊發動社區黨員群眾帶頭繳納所欠電費,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共識。僅用一周時間,便完成了入戶智能電表的安裝,電力順利移交,居民用上了國網電,拖欠的28萬元電費全部收齊交到了物業賬戶。“睦鄰會客廳”促成了開發商、物業和業主親切“握手”。
在桐城大大小小的街道社區里,像這樣化干戈為玉帛、握手言和的案例比比皆是、信手拈來。眼下,桐城設立了300余處覆蓋基層單位的“六尺巷調解室”,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的地方品牌。
街巷依舊在人們腳下,親仁善鄰的和文化被種進心里。在桐城市,六尺巷從一條巷子變成調解方法乃至社會治理方方面面的工作法,關鍵在于以文化人、潤物無聲。
人民調解的“法寶”
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人民法庭是“六尺巷調解法”的發源地,這里有安徽省第一個“六尺巷調解室”。走進這個窗明幾凈的調解室,里面布置著綠色的盆景綠植、白色的沙發、整齊的書架;形象生動的六尺巷文化墻、精致古樸的六尺巷法治文化走廊都向人們展示著法院融合傳統文化賦能社會治理的發展歷程。“花園式法庭、溫馨的擺件布置更有利于雙方當事人在放松的氛圍中展開調解。”桐城市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孔城人民法庭庭長張誠解釋。
孔城人民法庭地處城郊接合部,轄區還包括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以來矛盾糾紛急劇增多,訴訟案件數量上升很快。在這樣的背景下,孔城人民法庭在工作實踐中發現用判決方式處理這些案件的實際效果并不好,于是法官嘗試以調解方式來化解矛盾,讓矛盾糾紛用調解方式進行結案,從根子上解決了問題。
2013年,桐城市人民法院對孔城人民法庭的經驗進行了總結,進而提出“四全調解法”(全員上、全面聽、全力辦、全過程調解)。經過探索實踐,又將六尺巷謙和禮讓精神融入訴訟調解,2015年6月提出凝結了集體智慧的“六尺巷調解法”,并提煉了“聽、辨、勸、借、讓、和”六字操作規程,還在孔城人民法庭設立了安徽省第一個“六尺巷調解室”。又在2015年7月出臺《關于推進六尺巷調解工作法實施的意見》,全面推行“六尺巷調解工作法”。2024年1月至9月,桐城市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調解率達35%,居于全省領先水平。
六尺巷調解室。汪瑤 攝
“六尺巷調解法”的精髓就在于用柔性方式鈍化矛盾。張誠認為,與社區治理講究的“有理者先讓”不同,孔城人民法庭在化解基層矛盾時更遵循“強者先讓”原則。“比如說公司與員工發生矛盾,我們肯定先做公司方面的思想工作;債權人相對于債務人而言可能就是強者,所以也會先做債權人的思想工作。強者先讓,互諒互讓。”
2023年8月,桐城市民都金姑遭遇交通事故后立即住院治療,要求肇事方賠償3.8萬余元,但涉事車輛的投保公司因不認可對方單方面進行的傷情鑒定,并不同意賠償方案。“六尺巷的故事咱們都知道,連大學士都能讓,咱怎么就不行呢?”在調解現場,張誠充分傾聽雙方心聲之后,運用六尺巷典故對雙方進行勸導,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達成賠償3.5萬余元的協議。
2023年9月2日,伍某在某園林公司工作期間,不幸被帶有劇毒的野蜂蜇傷,當即被送往醫院搶救。但因傷勢過重,伍某經搶救無效死亡。雙方就賠償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死者家屬情緒激動。
接到調解請求后,張誠立即前往孔城鎮綜治中心,對雙方展開“背對背”調解,釋法明理。最后,經過兩次調解,在多部門聯動下,雙方達成和解,某園林公司賠償死者家屬60萬元,立即支付30萬元,余款30萬元分期支付。為鞏固調解成果,依據雙方的申請,孔城人民法庭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這起毒蜂傷人致死事件在訴前得到圓滿化解。
“當年的張英不愧是大學士,通過一紙《讓墻詩》巧妙化解鄰里矛盾,放在今天就是金牌調解員。”張誠感慨道,調解員的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調處的效果,但優秀調解員不容易培養,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敏銳的洞察力、良好的溝通能力、強大的共情能力,而且最重要的就是熱愛這份工作的情懷和責任感。
這位在基層法庭工作了近30年的法官眼中,最重要的核心無疑是人。他認為,人民調解法出臺已有十余年了,無論是“楓橋經驗”還是“六尺巷工作法”等,全國各地的社會治理經驗都越來越重視基層調解。但工作步驟再完備,操作流程再規范,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有一支強有力的調解員隊伍。好的辦法最終是要靠人來執行,好的制度也要靠人來貫徹。桐城市政法系統正在探索這方面的經驗,比如通過評選十佳調解員、開展常規培訓等多種方式來培養這支隊伍,只有這項工作推深做實,才能把經驗發揚光大。
鄉村治理的“良方”
桐城市金神鎮萬新村蘇莊組有一幅新繪的墻畫,上面“六尺于心、心寬者無界”幾個大字非常醒目。
原來,十幾年前村民蘇楊生在路邊新建了房子,不久后同村村民蘇姚才在旁邊也建起房子。兩棟房子墻對墻,中間空出約4米寬的巷道,權屬不清。為了占地界,兩家人都在這里種了樹,時間一長,也分不清哪棵樹是誰家的。“兩家都說地是自家的,平時相安無事,但只要有一家想動一下,另一家就會找上門爭論。”村民王彩霞說。十幾年過去了,樹和荒草越長越高,從前望不到后,兩家都把垃圾往中間倒,這塊充滿爭議的地界逐漸成為臟亂差地帶,再加上其位于進出蘇莊組的路邊,臟亂差現象尤為礙眼。
六尺巷禮讓牌坊。吳菲 攝
2023年8月,萬新村爭取項目資金對蘇莊組進行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和美鄉村。隨著環境整治工作的推進,這塊地越發顯得格格不入。村里找到蘇姚才和蘇楊生,希望兩家讓出中間這個地界統一整治。為此,村委會工作人員跑了3次,前兩次兩家都搖頭擺手不同意。第三次,工作人員跟他們講起了六尺巷的故事,“幾百年前張英大學士都能‘讓他三尺’,你們也學學六尺巷的精神,互相讓讓,為大家讓出一條休閑路。”聽著村干部的勸說,看著村里新種的草坪、新栽的花木、新鋪的石磚路、新修的亭子,兩家人最終做出讓路的決定。
隨著“六尺巷調解法”的深入推進,“六尺巷工作法”也應運而生,桐城市眾多司法行政機關甚至鄉鎮、街道、村(社區)紛紛跟進,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讀其精神要義。
“六尺巷的精神在基層永放光芒,時刻提醒基層干部要學會換位思考、以和為貴。在農村基層工作,有的矛盾糾紛既要講法,也要講情。”新渡鎮黨委書記潘東香認為,正是秉持著這種認知,借助于六尺巷的精神內涵才讓很多基層矛盾得以化解。在基層工作與“六尺巷工作法”結合的基礎上,新渡鎮還聚焦村民小組這一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出鄉村治理的新模式——“四說四提升”活動,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村民自治和杰出鄉村能人的作用,提升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動性、積極性,有效化解基層風險隱患,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潘東香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棘手的案例。2023年10月2日,新渡鎮新安渡村村民李某應鄰村勝圩村村民王某邀請,到其家中貼瓷磚。當天上午,臨近工程結束的時候,李某不幸倒地不醒。120急救車到場后,醫生宣布李某已經死亡,考慮心源性猝死可能。事情發生后,李某妻子與王某就賠償金及人文關懷方面始終難以達成一致看法,事態陷入僵局。鎮派出所接警后,公安、綜治、村“兩委”等部門聯勤聯動,鎮綜治工作人員、新安渡村及勝圩村“兩委”干部和村里的老黨員等人員,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積極介入協調,運用“六尺巷工作法”,動員雙方坐下來,聽心聲、辨曲直,借古喻今做雙方思想工作。最終,雙方各讓一步,達成和解。
“隨著鄉村社會的變遷,基層鎮村干部與群眾的密切聯系有所減弱,有的群眾會抱怨或反映村干部很少到村民小組去了。通過開展‘四說四提升’活動倒逼村干部深入到群眾中間去,要求包組干部每半個月入組一次,做到黨員干部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潘東香介紹,他們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開展“黨員說黨”,邀請本村民小組或附近村民小組的老黨員、優秀黨員開展宣講活動,動員村民小組的黨員、群眾參加,說生產生活中翻天覆地的變化、說黨中央的方針政策等。宣講形式上不拘一格,場地選擇上靈活多樣,目的就是引導并鼓勵黨員、群眾分享自己的感悟、思考和建議,讓老百姓明白如今我們的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在黨的領導下奮斗出來的,進一步形成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良好氛圍。
基層的群眾之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通過開展“村民說事”,針對村民小組內的鬧心事、煩心事、發展事,讓大家一起來商量,想辦法、出點子,為群眾搭建建言獻策的平臺,真正做到聽民聲、集民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僅可以感染人、鼓舞人,還可以帶動人。通過“好人說德”旗幟鮮明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我們鄉鎮的杰出鄉友眾多,在科技、經濟、教育等領域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通過‘鄉友說根’架起鄉友與故鄉間的橋梁,讓他們愛故鄉、信故鄉,堅定對家鄉乃至廣袤鄉村發展的信心,進而在自己的崗位上建功立業。”潘東香詳細闡述了將“六尺巷工作法”進一步延伸到村民小組里開展“四說”的初衷。
治國理政的“智慧”
2016年7月,一張桐城交警對大貨車駕駛員開出的空白罰單在網絡熱傳,這張罰單上沒有填寫扣分與罰款,而是交警手寫的警告:“前面有停車場,下次注意。”這張被稱為“最美罰單”的空白罰單,是桐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柔性執法的重要體現。桐城市公安局拓展六尺巷的和諧內涵,將謙和禮讓思想融入基層治理和社會管理,在全面推行首違警告、首違免罰等舉措的同時,高度關注大貨車駕駛員這一特殊群體。
在桐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文昌市場監督管理所里有一間特別的辦公室——永紅暖心工作室,創始人是副所長方永紅,他也被文昌街道大大小小的商戶和廣大消費者親切地稱為“方能人”。
翻開厚厚的工作臺賬,各類消費糾紛的詳情、證據、處理結果等一目了然。“你看這里面記錄的很多糾紛,無非是三元五元、三斤五斤的事,但是群眾事無小事,一旦調處不好,小爭端就有可能演變成大禍患。”方永紅說。
從事消費維權工作30年,方永紅總結摸索出了一套“三快五心工作法”,即快受理、快辦理、快反饋,熱心接待、精心研判、耐心傾聽、盡心辦理、誠心反饋。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將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融入消費糾紛調解,并綜合調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企業和志愿服務團隊等多方力量,推動消費維權端口不斷前移。
“以前一年可能都接不到100起投訴,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不斷提高,現在一年要接到1000多起投訴。”然而,在“六尺巷工作法”推動下,伴隨著投訴量劇增的是辦結率與消費者滿意度的不斷提升。“調解消費糾紛時,我們堅持以法為據釋法理、以理服人評事理、以情感人講情理,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市場公平有序發展。”方永紅說。
2023年2月,桐城市民余某反映自己購買的新車油耗大、行駛時有抖動,要求換車,但是商家只同意維修。“雙方自行協商時分歧較大,為此投訴人余某還采取了堵門、拉橫幅等過激方式。我當時預判到如果不及時處置,后續可能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方永紅回憶。他當即趕往現場,耐心傾聽雙方意見,并安撫好余某情緒,在余某答應不以過激方式維權后,約定擇日再談。“余某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困難,借錢買車的目的是跑車養家糊口。調解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為此特別邀請了市消保委、街道綜治辦、派出所一同參與調解。最終,雙方握手言和,商家同意為車輛更換發動機,并支付余某誤工費1萬元。”方永紅說。
在新時代,六尺巷被激發出新的生命力,成為基層治理的一大“法寶”,正不斷續寫著關于禮讓與和諧的嶄新故事。
六尺巷實景。吳菲 攝
今日的桐城市,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六尺巷文化元素無處不在,從鄰里小爭到訴訟大紛,六尺巷典故的運用貫穿始終,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啟迪廣大群眾對標先賢、以禮為先,引導矛盾雙方互諒互讓、握手言和。六尺巷中蘊含的謙和禮讓、和為貴理念代代相傳,滋潤著中華兒女的心靈。
“怎樣把六尺巷蘊含的謙和禮讓精神運用于社會治理中?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要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抓好基層組織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和基層社區治理,發揮好基層組織的關鍵作用;大力弘揚好人好事,在全社會營造互諒互讓的氛圍。”桐城市委書記章周中一直在思考這個大課題。
青磚黛瓦的印痕,掩隱著左鄰右舍的質樸對白;清明高潔的牌坊,鐫刻著禮讓三尺的千古美談……一條巷子,一個故事,一種文化。從社區治理到鄉村治理,從“讓”到“和”,從和諧鄉村到和美鄉村,六尺巷結合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必將在新時代背景下大放光芒,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貢獻沉甸甸的力量。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丹丹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農民日報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服務郵箱:agricn@126.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395205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035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8 京ICP證05068373號
農民日報社主辦,中國農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